林业科学 ›› 1999, Vol. 35 ›› Issue (S1): 2-12.
• 水土流失监测 •
兰再平,苏显峰,吴金坤
Zaiping Lan,Xianfeng Su,Jinku Wu
摘要: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 12个项目省(区)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丰产林地上的18个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全部18个观测点中,在发生水土流失相对最严重的造林后当年或次年, 84 %的点只发生了微度或轻度土壤侵蚀, 11%的点发生了中重度土壤侵蚀,只有1个点发生了重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地表径流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后历年随降雨量波动,而土壤流失量则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全垦整地与穴垦整地相比可使土壤流失量增加100 %。造林地土壤养分流失量年变化与水土流失年变化同步,在流失的养分总量中,土体有机质>土体全N、P、K >水体N、P、K>土体速效N、P、K。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