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杭宇杰,陈志成,王林,牛保亮,刘松松,于博,王晓,刘世荣. 宝天曼8种阔叶树木材密度的解剖学决定因素及其与叶性状的协同与权衡[J]. 林业科学, 2024, 60(4): 62-70. |
[2] |
杨涛, 邱勇斌, 沈汉, 郑成忠, 张振, 王文月, 金国庆, 周志春. 柏木无性系和家系含碳量的早期评价与优良品系选择[J]. 林业科学, 2023, 59(9): 85-94. |
[3] |
于钊妍,刘甘萍,李芳弟,曹福亮,郭起荣. 银杏无性系种实的无胚现象及其主要成分比较分析[J]. 林业科学, 2023, 59(6): 12-18. |
[4] |
王薇,赵涵,黄欣,侯卓梁,姜在民,蔡靖. 白杨无性系叶片水力及经济性状与生物量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3, 59(10): 89-98. |
[5] |
姚建峰,郭旭展,符利勇,王雪峰,雷相东,卢军,郑一力,宋新宇. 微钻阻力法间接测量木材密度[J]. 林业科学, 2022, 58(9): 138-147. |
[6] |
赵厚本,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吴仲民,王旭.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分配特征与异速生长模型[J]. 林业科学, 2022, 58(2): 23-31. |
[7] |
贾茹,孙海燕,王玉荣,汪睿,赵荣军,任海青. 杉木无性系新品种‘洋020’和‘洋061’10年生幼龄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J]. 林业科学, 2021, 57(5): 165-175. |
[8] |
赵姣. 芳樟枝叶精油含量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J]. 林业科学, 2021, 57(12): 57-67. |
[9] |
王胤,姚瑞玲. 继代培养中马尾松生根能力及其与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分析[J]. 林业科学, 2020, 56(8): 38-46. |
[10] |
刘宁,丁昌俊,李波,丁密,苏晓华,黄秦军. 12个欧美杨无性系生长初期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J]. 林业科学, 2020, 56(8): 63-72. |
[11] |
郭丽,张亮,李蓬勃,刘福,王越,孔祥波,张苏芳,张真. 不同栽培方式对4种黑杨派无性系生长及对春尺蠖抗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5): 193-202. |
[12] |
孔喆,陈胜楠,律江,陈立欣,张志强. 欧美杨单株液流昼夜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科学, 2020, 56(3): 8-20. |
[13] |
冯鑫炜,张志强,许行,律江,张海泉,孟祥雪. 欧美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时滞[J]. 林业科学, 2020, 56(2): 12-23. |
[14] |
朱嘉磊, 薄慧娟, 李璇, 文春燕, 王江, 聂立水, 田菊, 宋莲君. 不同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的长期水氮耦合效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5): 27-35. |
[15] |
陈坦, 张振, 楚秀丽, 金国庆, 周志春, 丰忠平.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花期同步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1): 146-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