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林鑫,杨贵云,郭昊澜,董强,李明,马祥庆,吴鹏飞. 繁殖方式对杉木幼苗根系不同序级生物量、形态性状和碳氮含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4, 60(7): 47-55. |
[2] |
阮颖超,苏比·热西塔洪,林熙,李明,范少辉,冯随起,陈志云,马祥庆,何宗明. 修枝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形成及质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4, 60(6): 50-59. |
[3] |
吕梓晴, 段爱国. 不同产区杉木生物量与碳储量模型[J]. 林业科学, 2024, 60(2): 1-11. |
[4] |
刘效东, 褚国伟, 焦正利, 张卫强, 张倩媚, 刘菊秀. 鼎湖山森林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长期特征[J]. 林业科学, 2024, 60(2): 21-31. |
[5] |
贾辉,朱敏,余再鹏,万晓华,傅彦榕,王思荣,邹秉章,黄志群. 亚热带树种在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与叶片性状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4, 60(1): 12-18. |
[6] |
李晓燕,段爱国,张建国. 不同产区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对优势高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3, 59(8): 22-29. |
[7] |
屈彦成,江怡航,姜彦妍,张建国,罗安利,张雄清. 基于胸高处边材面积、胸径和冠基部直径的杉木单木叶生物量预测模型[J]. 林业科学, 2023, 59(7): 106-114. |
[8] |
牛耕耘,李东宾,谭贝贝,徐婧,魏美才. 危害云锦杜鹃的简脉茎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茎蜂科)及系统学意义[J]. 林业科学, 2023, 59(3): 145-151. |
[9] |
刘萌萌,虞国跃,李泽建,王凯,魏美才. 危害栓皮栎的中国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23, 59(2): 107-111. |
[10] |
赵文菲,曹小玉,谢政锠,庞一凡,孙亚萍,李际平,莫永俊,袁达.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杉木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J]. 林业科学, 2022, 58(8): 76-88. |
[11] |
牛耕耘, 王青华, 闫家河, 付怀军, 刘瑞霞, 姜敏, 魏美才. 危害白蜡的敛片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22, 58(8): 165-172. |
[12] |
李舟阳,陆文玲,钱旺,黄奕孜,林二培,黄华宏,童再康. 杉木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胁迫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22, 58(7): 73-81. |
[13] |
陈嘉琪,赵光宇,李仰龙,董玉红,厚凌宇,焦如珍.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含量的林龄变化[J]. 林业科学, 2022, 58(5): 10-17. |
[14] |
史月冬,郑宏,叶代全,施季森,边黎明. 杉木生长性状的空间与竞争效应及其对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2, 58(5): 75-84. |
[15] |
王淑真,梁晶晶,包明琢,潘菲,周垂帆.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磷形态与解磷菌变化[J]. 林业科学, 2022, 58(2): 5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