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陈志云, 牛安逸, 徐颂军, 马姣娇 %T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深圳湾湿地景观变化分析 %0 Journal Article %D 2018 %J 林业科学 %R 10.11707/j.1001-7488.20180318 %P 168-176 %V 54 %N 3 %U {http://www.linyekexue.net/CN/abstract/article_7815.shtml} %8 2018-03-25 %X [目的]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方法,构建湿地景观变化图谱,分析研究区变化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运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GIS和RS技术,利用ENVI5.2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影像进行监督分类,采集深圳湾1987、1999和2015年3期空间数据,在ArcGIS软件中转换数据格式,选择地图代数功能合成系列景观变化信息图谱,定量分析深圳湾湿地时空变化情况,讨论该区26年间湿地景观变化特征。[结果]1)1987-1999年,从图谱单元排序来看,水体和基围退化明显,其中水体变滩涂最大,面积为257.22 hm2,占所有变化面积的12.9%,其次是基围变建成区,面积为192.69 hm2,占所有变化面积的9.6%,这些变化主要分布在深圳湾西北部和东北部;从转移矩阵来看,建成区和裸地面积分别增加573.66和296.01 hm2,变化率分别为148.34%和133.27%,主要来源于基围、水体和滩涂等。2)1999-2015年,从图谱单元排序来看,滩涂、水体和裸地退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滩涂变水体、水体变建成区,面积均约407 hm2,各占所有变化面积的18.9%,其次是裸地变建成区,面积约357 hm2,占所有变化面积的16.6%,这些变化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南油片区和华侨城片区等地;从转移矩阵来看,红树林和绿地面积分别增加59.4和371.25 hm2,变化率分别为80.88%和92.99%,其中红树林主要来源于建成区、基围和绿地,绿地主要来源于建成区、水体和裸地。3)1987-2015年,建成区、裸地、绿地和红树林涨势明显,其中建成区增加的图谱单元最多,面积约为1 471 hm2,占总新增面积的55.20%;滩涂、水体和基围等落势明显,转移面积达2 104.65 hm2,占总减少面积的79.00%;红树林增加部分面积与稳定部分相比约2:1,表明该区域的红树林面积增加较快,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结论]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合成变化图谱、"涨势"和"落势"图谱,一张图包含各景观类型的转变、增加或者减少情况,简洁明了,更有利于探索景观类型变化的原因、过程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