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吴亚楠 %T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改造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0 Journal Article %D 2017 %J 林业科学 %R 10.11707/j.1001-7488.20170109 %P 70-81 %V 53 %N 1 %U {http://www.linyekexue.net/CN/abstract/article_7528.shtml} %8 2017-01-25 %X [目的] 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的不同混交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为落叶松人工林混交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纯林(CK)及其与白桦的幼龄同龄株间混交林(M1)和异龄带状混交林(M2)为对象,于2013年5,7,9月用手拣法和Tullgren漏斗分离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并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腐食性、肉食性、植食性与杂食性4个功能群;分析2种混交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 共获得土壤动物70类49 106头,其中大型土壤动物50类2 802头,蚁科、象甲科幼虫和长角亚目幼虫为优势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33类46 304头,蜱螨目与弹尾目占绝对优势。混交经营6年后,M2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显著,其中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平均密度均显著高于CK(P< 0.05),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显著高于M1P< 0.05);混交改造模式、时间和土层对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影响显著(P< 0.05),对平均密度的影响较小。混交经营后,土壤动物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数提高,其中M1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均显著高于CK(P< 0.05);密度-类群指数(DG)在不同混交模式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 0.01)。腐食性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在4个功能群中所占比例最高;M2内的腐食性、肉食性与植食性土壤动物类群数均显著高于CK(P< 0.05)。冗余度分析(RDA)显示,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分布受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 0.048);土壤层土壤动物分布则受土壤有机碳含量(P= 0.006)、全氮含量(P= 0.02)和土壤密度(P= 0.044)影响显著。[结论]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经营后,通过改变凋落物的组成、数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可改善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6年的短期异龄混交改造使林内土壤动物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